长厢大车上,缓缓的穿过了徐州东南的城门。
最终在城内的一个街角走了下来,这里位于昔日大国兴寺的一角,也是他出生入死,几度受创而行走地方为淮东收集消息,所努力争取的最终结果,一处可以供他栖身的小庙。
仅有两间分别供着药师琉璃佛和地藏王菩萨的朴素佛堂和一处僧舍,外加几片菜畦地所构成的一个小院落,就是他全部的所有了。
至于占地广阔的大国兴寺旧址之上,已经变成淮镇的官办联校彭城分校的所在地了;那些被重新修缮过的佛堂和大殿,则成了教师和礼堂;浮屠塔林和碑丛,成了操场和各色器械的所在。
甚至是那大名鼎鼎的大白舍利塔,也在经过基本加固和装修之后,变成了联校里的天文台和物候观测站的所在之地。
唯一没有变化的,估计就是那些钟鼓楼了;因此,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在晨钟暮鼓当中,与这些修习早晚课而操行声声的联校生员们比邻而伴了。
而他更在意的则是这个挂着少林下院——柏谷寺招牌的小庙,毕竟在淮镇境内包括寺观在内的合法宗教场所,可谓是寥寥无几而屈指可数的。
按照淮东的制度,任何释道人员的法事活动,都须得报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