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城南和城西的血战连天,在城东的营垒地废墟上,则是一片追亡逐北后的相对轻松气氛。
在以城破为契机而对出现动摇和混乱的东郊之敌,采取的最后攻势当中;索超领下的先锋营在淮东军和前军的火气掩护下,冒死冲到了建春门附近的城墙之下,截断了城外之敌就近退往城内的预留通道。
虽然在一番血战之后,索超手下出阵的健儿几乎折损过半,但是取得战果也是出奇的大,至少数倍与己的敌人被当面包抄歼灭;
此外还有大量敌军,在迂回改道逃亡距离更远上东门的过程中被击溃或是打散。
最后除了少量敌军见机得早不顾一切渡过洛水,而得以逃进南端的永通门之外,其余大部都被截留在了这城外的营垒当中。
光是完整的斩首就检获两万多级。此外,这些走投无路的北军当中,还出现了以营团为单位的成建制投降;因此,除掉逃散不知所踪的,最后的俘获也达到了一万四千多人。
其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训练有素的战兵,来自河北、河东、西北的军籍皆有,却不是那些沿途地方上那些,仓促被聚拢起来的土团乡兵义勇之流可以比拟的。
这在一路遭到拼死抵抗的北朝军队中,也是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