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大邑,也已经是人满为患而不堪承受。
因为大云教众的袭扰和破坏,失去了沿海土地的正常产出,而只能靠外来的输送勉力维持着;几乎每天都有人饿死或是病死期间,然后被抛入海中;时间一长未能被海潮冲走的新旧尸骸,飘得附近海岸上到处都是,看起来惨不忍睹。
而风卷旗带回来的这一批,则是闽中各地逃归回来的军户成员及其眷属,除去先期已经抵达的这数千人,前后登记在册的足足有两万多人。而这也意味着,国朝在闽地不断开拓和驻屯的数百年功夫和成效,已经彻底毁于一旦了。
毕竟,当地士民百姓当中,稍微有钱或是有点身家,或是有条件;或是有关系的,早已经是想办法买船出海了,南下投奔岭外各道,或是就近跨海逃入两浙和江东,却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走的更远一些北上奔赴淮东的。
最后只有这些来自内地诸多驻屯据点,失去建制后形同弃子的军户眷属,才因为过往的渊源和日常生计的窘迫无着,而与正在当地活动的风卷旗一拍即合,初步决定前往淮东耕拓和讨生活的简单意向。
后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引发了一连串土客矛盾逐步激化的连锁反应之后,这些应募前往淮东的人数,就一下子激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