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最终到了卜定出殡的吉宜之日。
只是,站在安舜堡的城头上,看着从数个城门鱼贯而出,又汇集在东面大行拜礼之后,在鼓乐吹打声中,扶从着调虎纹的柏木梓宫蜿蜒而去的大队浩荡人马;
我忽然有一种奇怪的预感和错觉,这似乎就是罗藩最后的辉煌和回光返照了。也多少让我有些开了一番眼界。
作为边藩诸侯的治丧,虽然比不上传统帝王的规格,但在相应的程序和礼节上,却也是不相多让;大到主持丧仪的相应人选和配陵的仪仗规格,小到行人具体物件的用料,都是事关体面和威信,不容轻疏和纰漏的。
而从初终—复礼(招魂)→设奠立帷堂→讣告,为位,为铭→吊丧赠禭→沐浴→饭含→袭→设重→小敛→大敛→成服,往往要持续好几天甚至一旬的功夫。
整个过程充满了庄重而典雅的古风,而据说其中许多礼官和细节安排,甚至都是从几百年上千年传习下来产物;相比之下,我所出身那些南海岛洲上的外藩诸侯们,相应的葬仪和礼俗,就只能用因陋就简来形容了。
而这一次又是两代藩主一起操办的,因此按照尊长秩序,两者之间还要拉开间隔,虽然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在内城完成了;但是剩下扶棺入殓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