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崖环绕之中露出的一线,有些黯淡灰褐的城墙了。
这也是百济—新罗时代沿袭至今,为数不多的著名古城之一,(事实上新罗藩的大多数城邑,都是因为分藩之后的需要,而在当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增扩或是新建起来的),兼带贯通三道枢纽的战略要地,古百济对抗新罗的重镇之一。
因此,自古以来它既是传统意义上全罗道的文化、经济中心,而全州府所辖的狭长盆地,同样也是中部的湖南平原之外,当地又一著名的稻米产地之一。
因此,相比万顷江流域中规中矩的县城——光阳城,全州城除了城墙稍矮一些之外,哪怕放在国中,也算得上一个周长十里的大城了。
退到这里的富氏和蒲氏两大藩,正是依靠城中的物淄储集丰足和地势胜型之险,才在蒙山军的攻击中,得以保全一隅。
在光阳城短暂的休整之后,留下一部藩军作为维持,又派出一只轻装的偏师,虚张声势的南下之后,我决定挥师北上。
没错,就是北上全罗道的首府全州。跟着敌人的步调走,用一番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去对战严阵以待之敌,乃是兵家大忌。
所以干脆就跳出这个局面来,冒险别出蹊径以中部的光阳城为跳板,转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