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实意的在当地打算重新扎根下,就此世代生聚了。
作为守捉军第六将方腊的子侄辈和族人,四散在淮东军中讨生活,也就成了他们最多的选择了。
而作为最早跟随方腊的族中子弟,期间混的最好的无疑是方宝,他已经进入镇抚府衙前所属的亲直营,做了一名什长,已经是个合格的铳士了。
按照淮东军中的训令和阶级。
军下士卒分作五个位阶,分别对应着辅卒(铳手)、正战(铳兵)、铳士(下士)、掷弹兵(中士)、老掷弹兵(上士)。
而在防戍营中,也只有辅卒和正战的编制,他们只能戴代表毫无装饰的双色或是三色绶带缠绕的帽盔。
而后三者,则代表了编列在主战营头里老兵们的位阶,以及专属的勤务津贴和职衔待遇。
因为,他们也是军队基层的什长、火副、旗头、旗手、司号、排头兵、模范士、教导等职位的首选。可用在相应的帽子上装饰以一撮,代表资深背景的专属羽毛或是缨子。
而在乡党中识字最多的方天应,则成了方腊的另一个指望和培养扶持的对象。最好能够在军中积累一定年资后,想办法推荐上一个入官修学的名额。
这样才可能在方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