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时候是靠实实在在的武力威慑与制衡,来进行维护和保证的。
无论是对内的镇压与保卫的日常维持,还是对外的防御与掠夺。
这一次觐见,也有一大批人事上的需要,就是籍此将六州镇抚使下属,因陋就简发展起来的文武班底,地方官府的基本架构和次序,名正言顺的敲定下来。
毕竟,按照我这任置制镇抚使的职权,对于防区和治地之内,县以下的正官杂佐,有就地择任的便宜之权,只要事后补充报备相应人等的名籍和出身、凭告就好了。
而对州郡正印官以下的佐贰,以及分属各衙门的附带人事,地方守臣也有保举荐任具体人选,并且先行安排代管其责的权宜便利。
而一般只要是军前保举的对象,后方的行在和大本营,也基本不会特意去驳回,或是另作选任的。
而诸如刺史以上,则是需要后方的朝廷和大本营来,来具体决定相应的人选,而作为地方守臣,只有提出相应要求和建议的有限权力。
因此,事实上六州镇抚名下管领的**个州,除了了兼着刺史或是知州之名,屈指可数的几位军中上层外,其他都是各种代官之名的权设职事,在维持着州县乡里的各级运作。
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