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士兵的盲从和乐观。
事实上,在看到信都城的城墙之后,我就已经有所感觉,在转战了河北十一州,挤破了数以万计的敌人之后,大多数人已经精神和*都达到了一个上限,面对高墙深壕,已经不怎么打的动了。
虽然经过了漳河大战的鼓舞,他们表现出来的士气和精神状态,还是相当的可观和持着,甚至还有某种盲目乐观和信心,期待着打下信都之后,又能得到多少
但在我巡营观察之下,却觉得是更像是一种薪火即将燃尽前的亢奋。再打下去估计大家就真的成了强弩之末。
但是就算决定了退兵的基调,但也要有相应的技巧和次序,才不至于将撤退变成一场损失惨重的灾难,特别是在深入敌境,敌我难明的情况下。
特别在前有坚城和正好以暇的守军,外有行踪不明的游走敌军的情况下,合理而有序的组织策划,虽然不能说可以应对一切情况,但至少尽量减少i预期的损失。
因此,在我们初步商定的安排下,首先派出伤亡较大的两只辅军大队,由韩顺夫带队,将比较值钱的战利品和积累的伤员,直接南下穿过相对空虚的贝州,与魏州境内留守北岸渡口的第四营汇合,顺便从对岸组织相应的输送船只,将南岸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