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喝辣的,乃至像正军三营的大爷一般,拿全额正饷和津贴。
虽然是位列军中第三等资序,连辅助部队名分都没有,只能在名籍上算成辎重民夫之类的散兵队,但是其中同样也有三六九等的细微差别。
当然,这并非日常名闻规定,而是他们内部自发形成的。
居于散兵队最上层的,无疑是将主作为辅助役从岭内带来的老人,其中甚至还有些一些来自婆罗洲亲藩的国人;
其次是岭外东南路延边的军镇辖下,所提供的壮勇;再着就是江西、两浙、闽中诸道就地征募的民壮;
然后还有江南那些被讨平的军镇旧属,因为某种历史渊源,主要是以润州、江宁以及对岸的江都一带人士为主;
又有过江后来自淮南本地,那些官军强行征发抓差的青壮丁役,归入新军右厢的麾下后,同样择选其中身健胆大的充入散兵队,为军下辅助杂役。
本来,这些淮南人才是属于这个群体的最底层,但是现在取代了他们垫底位置的,无疑是那些新来的倭人。
捧着烤过的豆薯,就着野菜酱汤,吃的十分香,偶尔有几片罐装代肉,就千恩万谢的大喜过望,在供给上的需求和期望值,委实低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