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定装 突至(文字)(2/9)
然后在试图采用用更坚固的材料和工艺,打造更薄更轻的管壁的努力,随着炸裂的极限测试事故,和攀升的造价上,相继受阻之后,开始转向考虑缩小口径的可能性。
比如,在不大幅影响射距和穿透力的情况下,通过口径的缩减,有限减少装药和连带后座力的可能性。
要知道这个时空,国朝的弹丸计量方式,居然是像另一个时空的鬼子战国时代一样,用称重来表示,于是一些细微的诧异,就造成了通用标准上的很大麻烦。
最大的口径足足有半寸,最小的口径也有三、四分,因此,通过机械工具,精密测定的最后弹径,被定在了三分一厘两分。
约等于一公分10毫米左右,也就是接近后世大多数近代枪支的选择标准,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捷径。弹径的确定也等于装药量的定标。
(古代度量:l寸=10分,l尺约等于现代3。7厘米),
这也是一个杀伤口径的临界点,根据在人类体型相近的猪类身上**实验,在这个口径之上被圆弹打中的贯穿伤害和贯穿,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失能和放血效应几乎是相近的。
而若是再小下去,则加工成本和次品率,又该上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