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几次重见天日的机会。
唯一离开的机会,或许就是直到某一天,被榨于最后一点体能和精神,变成抬出去的弃尸,或是在极度疲惫和困顿中不慎发生事故,变成被压埋在坍塌矿洞里的冤魂,碾死在矿车之下的亡灵。
相比其他来源的藩奴,这里的劳力来源更具有某种惩罚性质,主要是那些曾经发起叛乱的地区,或是被国朝的征服过程中,坚决抵抗到最后,而被按照城市和区域予以严厉惩罚的当地人口。
对于这些不愿归附王化,也不愿意接受文明之光的外夷土蛮,国朝的策略就是毫不留情采取斩草除根的手段,杀鸡儆猴式的惩戒措施。
在划定的惩戒区域之内,经过有组织的抢掠和屠杀之后,剩余高过半轮的男性,全部异地发卖为奴,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轻女性另配给将士,或是卖给那些各族的新老归化人。
然后对剩下的空白,进行重新填户移民,以所谓的“地易主,人换种”的大换血,彻底断绝潜在的反复和抵抗情绪的土壤。
据说这种做法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大唐开国初期,高宗皇帝以名将李绩为营州大都督,以大量游骑越境,春杀耕农,秋焚田获的焦土战略,让曾经号称东北强雄的高句丽国,在旷日持久的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