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早,在梁公开府南海之前,就已经有国人生聚当地,因此世代沿袭相熟国中,开发度很高,也是以人文胜长,拥有整个婆罗洲最高学府和四分之三的官私馆塾。
因为是开化早的富熟之地,所谓东婆罗洲路内,国朝直领的州府郡县数量和面积,也大过当地的封领,因此,能够分藩在当地为数不多的几家,祖上都是国中极有势力和影响的老牌勋贵,但是地方风气也更加温和或者说有些孱弱
相比之下西婆罗洲开化更晚,并且是从当地土族邦国手中,逐渐夺取开拓而来的土地,因此国朝直领的州府郡县,远要少于所安置的藩家,这里的藩家规模更小但数量更多,但民风也更加彪悍,因为他们要保持一定的武力,来长期对抗那些依旧活跃在大山蛮林深处的野人土蛮。
因此,当有了婆罗洲会馆,这个初步获得官方认可的重要代理机构之后,东婆罗洲那些土族势力,也自然而然的打着同乡的名号参与进来,以求某种便利和安全感。
毕竟,相比拥有集体作为后盾和交涉对象的好处,一点财货和资源上的付出,实在算不得什么。只是有人的地方必然有利益诉求和矛盾纷争,因此人心不足的亦是有之。
时间一长,就有人认为东婆罗洲明明资源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