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也以小方阵的形势,出现在长街和校场之中。
手举捧日旗的枢密院直辖的教导队;高举朱雀旗的是总章府的学军营;红日滔海旗的海兵总署本队
然是才是,国朝配下的义从和藩军序列的校阅队伍,当然了,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无不是一些威名赫赫藩军背景的老牌劲旅,或是善战之师。
比如皮肤黝黑的昆仑奴后裔,组成的夜叉营;明显带有白种血统的塞种营;带有鲜明游牧色彩的胡陌营;习惯在脸上刺青的剽子营;个头矮小精悍以倭人居多的隼人队;来自内陆黔中道和南平都护府,诸山蛮的悍断义从。
本来还有一些没有出现的,诸如善使盾阵结战的俪人营,因为牵扯进叛乱事宜,而被取消了被校阅的资格。
最后来自地方上的,数量不等的府兵、乡兵、团勇之属。服色旗号就杂乱的多,不过也另有一番风貌。
但是我更关心的是,出现在广场上的火器部队,主要有三种:
身穿类似牛仔布的铁灰色帛甲,腰挂成排引火管的掷弹兵,以及背着特制长箱紧随身后的辅卒,他们也是军队中攻守兼备的中坚力量,既能野战也能攻坚,据说必须有军中最有经验的老兵充任,才能避免手忙脚乱的,把这些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