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里杨巍又对齐世臣道:“齐都谏,照例也请到场监制。”
当下众人来到吏部。
吏部公堂上,左右书吏都是摒退,门已关闭。
杨巍对众人道:“以往吏部铨除,都是我们堂官,司官,吏科都给事中在堂,看打选官印子,挂榜登簿,以待总缴入内。但这一次铨选与以往不同,这次不是选官,而是推举贤良。”
说到这里,杨巍于公堂上座,齐世臣下座,其余官员各安其座。
说起公座,吏部,兵部选官时,吏科,兵科都给事中也是一定要到场的。
按照规矩,尚书与都给事中都要一并上座,但是在万历初年时,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主动自贬下席,不敢与吏部尚书同座,从陈三谟以后,吏科都给事中都不敢与吏部尚书并列。
不过在兵部,却一直是兵部尚书与兵科都给事中并座的局面。
文选司郎中陈有年先奉上了选单。
杨巍道:“这是州府官员一共两百六十五名,本部堂请列位过目,其中抚,按,布三司保举卓异都有标注在旁,我等从中选拔贤良,再报闻天子。”
齐世臣起身问道:“敢问太宰,这一次为何是从州府官员中保举?”
杨巍道:“因为外官大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