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的外帘官,内帘官齐聚一堂。
红烛的烛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乍看上去有几分阴晴不定。
十七房,每房二十卷正卷,十备卷。也就是三百四十份正卷,一百七十份备卷。此外还有余有丁搜罗来的落卷。这些卷子一并摆在了堂上,堆成了小山似的三叠。
申时行,余有丁,与十七位同考官一并至孔圣的像前上香,念道:“为国家社稷秉公取士,不循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赂!”说完一一上香参拜。
上香后,申时行对众人道:“开始填榜吧。”
于是各房考官拿着卷,按照五经,南中北三卷排名。
三卷取士。残酷即在这里,有的士子明明写的不错,但前面名额已满,不得不从正卷沦为备卷,再由备卷淘汰。
有的士子文章平平,却因为某房某经空缺,一路步步提拔,从备卷转为正卷。其中商议排名时候,各房同考官对本房的文章都是据理力争,与其他房考官吵个个面红耳赤也是正常。每一房有多少考生中选,与各房考官息息相关。
卷子排定座次后,即拆名,核对朱卷。
一旁一张大榜上,在知贡举为首的官员监督下,一个个名字填了上去。
“何大人,你可认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