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还是可以的,就当是消灭害虫。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域,1981年,一名外籍华人将福寿螺引入了粤东,作为特种经济作物养殖。
随后仅仅十多年的时候,就在南方数省泛滥开来,福寿螺以食量大著称,咬食水稻、茭白、空心菜和红薯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
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还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被国家环保局列为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福寿螺又叫大瓶螺、苹果螺,体型比田螺更大,最近几年不知被谁带到了桃源村,大肆繁衍起来,反而是原来的田螺少见了。
桃源村的人喜欢吃田螺,但对刚刚冒出来的福寿螺却没人愿意去吃,最多捶烂了用来喂鸡喂鸭。
稻田旁是一条水流缓慢、生满水草的沟渠,水草间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福寿螺,只十多分钟叶泉便捡了小半桶,田螺却只有十多个。
到最后,叶泉见福寿螺越捡越多,干脆运用了精神念力,将搜索范围内的福寿螺不分大小,全部扔到空间的河道、池塘和湖泊里,叶泉并不怕福寿螺在空间里也泛滥成灾,他养在空间的鱼大部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