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无动于衷之时,那隐藏在无数读者内心的难受,才是最让人纠心的。
“难怪小日本当时会看不起我们,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小日本会看得起自己吗?”
“那些麻木的人应该来看看秋水先生写的这一篇文章,看看秋水先生的文章是否能够激起你那颗爱国的心。”
“是呀。当年日本也才多大的地盘,多少的人口,为什么可以侵略中国,为什么。还不是中国人软弱麻木。如果当时所有的中国人一起站起来抵抗小日本,小日本又如何能侵略中国。”
“我似乎有一些明白秋水先生写散文的用意了。也许,秋水先生写当年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其实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能够拯救中国人的不是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就像秋水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一样,当医生能医一个人,两个人,但医不了千千万万个人。秋水先生,您弃医从文真的是弃对了。”
《藤野先生》与阿长与山海经,与从百草园到都不一样。
不再只是回忆以前,也不再是想着童年的乐趣,而是一部无比严肃的爱国散文。
虽然这一篇散文的时代背景是在民国时期,已经和现代社会不一样。
那时的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