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蕙不知道那个吹埙引来褐鹞的老哥,千秋大哥曾经在一次斗鸟会上碰见过,见他俩话不投机,说着笑着,兰蕙怕大哥引这个老哥到家里来。
千秋大哥问:“马老哥,这乐器是不是很早就有了?”马老哥说:“相传,2000多年前,周幽王时,庖牺氏易土为埙。”马老哥名叫马有成,大约五十左右,就是在牛家村千秋碰见的斗鸟裁判,当时没有戴帽子,秃顶,见老,以为他是六十大爷了,今天戴了遮阳帽,云千秋看了又看才认出来。
兰蕙想起《诗经·大雅·板》中的诗句:“天之牗(诚信)民,如埙如篪(chi一种古乐器)。”这“如埙如篪”后来演化为成语,其实它的原意来自《诗经·小雅·何来斯》中的诗句:“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埙音据说代表高贵、典雅之音,篪是穷人、乞讨者吹的,应该是低下、卑陋之音。“如埙如篪”,《毛传》解释为“和谐”之音,兄弟一起吹奏就“和谐”?
兰蕙有自己的看法:作为音,也许是“和谐”的,而作为兄弟之间的关系,却不一定“和谐”,除非贵族的哥已经给乞讨的弟均分或者赐于了财产,贫富是对立的,尤其是两级分化,更不可能“和谐”。
《毛传》本意也许不错,但解释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