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曾以绝对优势一举摘得日本推理界最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
这部除了精巧细密的结构设计、出色的谜题安排之外,另有多处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对人性幽微与黑暗的挖掘,比如初现端倪的结局逆转特色,比如对青春校园欢笑和忧愁的细腻呈现,以至于最终揭露出故事的深层内核:“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
柳敬亭最初读这本书时,对故事里一位叫高原阳子的酷酷女同学印象深刻,那个外冷内热,掩饰不住一腔真爱的女生,几乎是东野圭吾中最阳光角色之一,由此可见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功力。
当然,这本书争议最大,创意最独特,最为读者和评论者议论不休的是“杀人动机”的设定。
这部一共有两条线,主线是一个传统的密室杀人案,支线是故事叙述者和他妻子的故事,两条线齐头并进,彼此摇手呼应,当主线故事真相大白的时候,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杀人动机绝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而支线故事结束即全书故事结尾时,又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
总之,这是一部“具备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