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率先从商并且亏得一塌糊涂的前辈,在自传中仍不悔改,希望后世之人少钻营官场权谋。任你在庙堂之上说破了嘴皮子,也办不了几个实事,不如混迹江湖多赚几个铜板就能布施一方。贪钱何必做官,不如当个商人轻松自在。
然而现实真残酷,自己亏得都揭不开锅了,还想布施谁呢。
自传中的原话很有几分抑郁不得志的苦闷和讥讽,给后世开了个在当时看来不知是好是坏的头儿。
这股抑郁就像乌云,笼罩了谢家许多年,不管是商路还是官路,都走得磕磕绊绊。
一直到祖爷爷那一辈情况才突然好转,那时已经步入了封建末期。
纷争年代遍地都是机遇,然而四处也都潜伏着挑战和危机。祖爷爷最初也是打算继续用科举来实现人生理想,但是书念着念着,祖爷爷突然就悟了。他发现自己忽然理解了最初投商那位前辈的心情,并对这位前辈起了滔滔不绝的敬佩心。
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但大多数时候只有成功者才会被歌颂。如果失败了,那么再高尚的理想都是妄想,再远大的志向都是痴人说梦、脚不踏实地、认不清现实。
那位给予祖爷爷灵感与顿悟的前辈,同时也给他展示了失败的后果。静坐了一夜,祖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