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农业问题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绝望啊。★笔趣阁
★”坐在自己办公室中的谢洛夫,手中拿着两份报告,一份是内务部关于上半年抓获投机倒把的统计数据,另外一份报告则是关于农副食品短缺的安全报告,这份报告属于国内防谍总局。
简单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表现,粮食不够吃,所以黑市相当猖獗。一九六四年苏联人均粮食是六百二十公斤左右,是印度和中国的三倍。冷战期间苏联的人均峰值是一九七八年,当年苏联人均粮八百四十公斤,问题仍然存在,粮食还是不够吃。
苏联纬度过高,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很多高产作物。世界上的饮食结构,长期以来都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刺激性较强的辅食的模式,数千年来鲜有例外。而世界上的高产作物中,淀粉类的主要是小麦、玉米、水稻、土豆、甘薯和木薯。其中水稻和玉米都对热量光照要求极高,所以在高纬度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生长,这也是赫鲁晓夫农业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谢洛夫在滨海边疆区成功种植水稻只是一个特例,主要是他对当地的气候还算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成功,但这只是特例,找遍全苏联再也找不到第二块可以大规模种植水稻的地方了,乌克兰的纬度比较适合,但是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