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印象其实也大致就是范进中举的水平,好像古代只能出腐儒。其实这是一个大误读。
现在的高考才多少年,就已经被吐槽不已了。如果科举真的万恶不赦,唐诗宋词是怎么写出来的?四大名著聊斋是怎么写出来的?
“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夫惟圣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胜也,享安全之福;其不胜也,必无意外之患。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故其胜也,则变迟而祸大;其不胜也,则变速而祸小”(宋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张方平》卷一百二十一)。
被称为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的汉孝文帝刘恒,反对设立誹謗妖言之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諌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逺方之贤良?……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史记?孝文本纪第十》卷十)。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立法,就是汉宣帝对“亲亲相隐”司法原则的确立。值得记住这份诏书:“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