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纷纷解囊后,晋安帝便说出了,让北陵百姓募捐救济灾民的法子。虽然一开始有些不同的声音,但是在一番解释后,又在镇国将军、学士府、和荣庆王府的赞同之下,所有的大臣都纷纷附和,说着法子极妙。
当日,晋安帝便拟了旨,然后圣旨下发各地,贴上了皇榜。这圣旨的内容多针对商人,大体意思便与慕轻音昨日说的一样,只不过详细的写明了,捐多少粮银免多少税而已。而且圣旨上还写了,全凭自愿,不捐也不强求。
这募捐的事情,晋安帝全权交给了荣亲王负责,并由户部协力。所募捐大的粮银,也全权交给荣亲王按各地的受灾情况分配。
圣旨一下,皇榜一贴,当下便又不少的皇商捐了粮钱。被饿死被冻死的都是穷苦人家,自然是没有银钱买粮的。
这些皇商本来也就屯了不少粮,与其把粮食放在那里卖不出去,还不如捐出来。不但能博得一个好名声,还能减免不少的赋税,何乐而不为呢!
普通的百姓们,听说后宫的妃嫔,还有不少的大臣都捐了银子,捐了粮食,赈济受雪灾侵袭的穷苦百姓。都大赞晋安帝仁德,后宫嫔妃贤良淑德,文武大臣一心为民。
对晋安帝下的那商人捐粮、捐物、捐钱、减税的法子,更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