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库不充裕,北陵的百姓都心知肚明。
所以让有粮又有钱的商人捐出粮食和银子来赈济灾民,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办法。而且这减免日后几年好几成的税收,也不至于让商人们吃什么亏。这全凭自愿更是深的人心,要知道有的国家,在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都是强制性让那些粮商把粮食拿出来的。
对于让普通百姓捐粮捐物这件事儿,并没有写在圣旨和皇榜之中,毕竟这大灾之年普通百姓过的也不容易。
荣亲王只是听了慕轻音的建议,在各地搭起了募捐的棚子,写上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贴在墙上。
更挂了大灾之前更显大爱,你的一把米可以拯救一个生命,你的一件旧衣可以慰藉一个同胞冰冷的心,之类的横幅。
普通的百姓,若是有不穿的衣物,有多余的粮银便可以捐上一捐,捐多捐少全凭自愿决不强求。
这些募捐的棚子,募捐到的东西,大多都是不穿的旧衣物,和少许的粮食。但是这些东西,对于饥寒交迫的受灾百姓来说,却是救命之物。
募捐不过实行两天,光是北陵皇城便收获颇丰。皇城之中的那些商人,基本上都捐了粮食、银两、和一些旧衣物。
荣亲王妃在上层社会的夫人们中,发起了捐旧衣服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