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年云雾缭绕的马邑山,它的山脚下,除了几处茂林,便是一望无际的黄土与沙尘。在这里,北耳弥和大魏数十年来,你来我往,有过交锋多个来回。
赵承和慕烈,互相遥望,僵持对峙,两边都没有动作,他们二人所想的相同,似乎是要静待着寒冬过去,避免自方兵马在冰天动雪之中,徒增损失。
这场仗,大魏虽是国势强盛的一方,且近年几回的交手中,是压着北耳弥打,可如慕烈所言,的确是较为禁不起拖长战事。
乍看之下,新罗河一役,柴又大败,北耳弥的骑兵部队几乎全灭,即便经过这些年的养精蓄锐,仍是无法与训练有素的大魏兵力相抗衡。
加之塔兰一仗,独孤文德挟带雷霆之势,如秋风扫落叶般,直取王宫,砍下昆仑汗塔塔尔的头颅,在士气上,大魏也是远胜於之。
自从少了从大魏夺来,相较是富庶的天陵四郡,北耳弥的经济是不如大魏来的活络,但於沙场上,这却是反而是得利之处,
代表北耳弥退无可退,再无可取,是能够消耗得起,以拖待变。
更何况,还有兵力上的优势,北耳弥此役聚集了各方部落,是赢过大魏甚多。
所以一进初春,抓准赵承想速战速决的心思,慕烈打起了消耗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