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就只听见我一个人搁那儿乐。孙家人家教还是非常严的,直等了好大一会儿,等我这劲儿过去了那白胡子才又给我介绍道,“还请小兄弟见谅啊,因为这间房子我们供得这是座生祠,所以我们当时是尽量还原恩人原本的声容笑貌,有些邋遢或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我听人家这么一说立马就不笑了,原来刚刚是我露怯了。祠堂庙宇大家都见得不少,但殊不知这东西也分生祠和冥祠两种。我们通常所见的关二爷也好,二郎真君也罢或者是妈祖庙,那些祠堂庙宇多供奉得为早死了千八百年的人物,更有甚者是上万年前都算不上是人的神族。可这祠堂还没进门人家就说了是生祠,生祠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给活人立的祠堂,多见于封建年代给官老爷或者将军立的,比如之前县太爷太坑爹了,每年征收地方关税高达一百万两,众穷苦人家民不聊生。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县太爷离职调遣了,又来一个官儿老爷,这官老爷每年才贪十万两。这是什么?这他妈就是清官啊!于是众百姓敲锣放炮给现任官老爷立祠堂送万民伞,功德无量啊,一年才贪那么少,县太爷家的日子可咋过啊。
这就是生祠的一处妙用,歌功颂德流芳千古,这可比冥祠分量价值大得多。当然,孙家建这生祠肯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