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有建筑用材都是就地取材的木头,木头和木头不一样,人分三六九等木头也一样,糟木如杨柏枣柳,好木如花梨紫檀,一样的斤称价钱上却能差出一大截。当然并不是所有木头都适合盖房子,像普通老百姓建房杨木杉木居多,顶木檀条用红松的也就够了;稍微讲究些的家庭盖房子主要采用榆木,也有为了讨“余粮”口彩一说,顶木房梁多为枫木;但是这里的又与那些不同,这里宅院虽然样式老旧,只是有人粗粗打理,可从里到外散发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厚重。我把身子往前挪了挪,以便看清到底是啥木——我靠,金丝楠木!
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现在金丝楠手串、珠子炒的特别火,但这玩意儿在明清两代是比较普通常见的树种,注意我这里所说的普通常见是对于皇家而言。后来因为清代的一个皇帝酷爱这玩意,建宫殿修阴坟从全国各地广收金丝楠,使得这东西价格日益水涨船高到最后可谓是千金难换金丝楠,也造成了现在濒临灭绝的处境。好家伙,这整整齐齐五六间房屋全部用的金丝楠木,我估计搁北京二环里换个两百来平不成问题的。
看明白了这个我又扭头去看那三把太师椅,好家伙!我又是一惊,正经海南黄花梨!我凑鼻子一闻,一股幽香扑鼻,这三把椅子还都不是那种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