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盛夏的北京,虽然早已跻身工业部高层的詹天佑出现在秦府,作为整个南洋系也可数的技术官僚,他带来了过去四个月内工业部一项重要部署的实施情况,而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则意味着巨大的国家力量。★笔趣阁
★
“主席,经过新的产业评估,目前入围军品供应链的国资工厂和民资工厂共计1700余家,国资、民资产能大体相当,但民资工厂……除了上海、广州、天津、福州四地的27家具备重工生产能力外,其他民资工厂的产品,以现在军方的要求来看,很难最后进入竞争激烈的军工供应链!”
詹天佑今天来向报告的,自然是国家科技委员会早先部署的国内产能评估工作,对于即将迎来的那场全球性战争,秦铠自然远比任何人都了解其巨大的覆盖面和惊人的消耗,尤其当一个体量远超欧美的庞大中国要加入之时……
如今国内的军工体系,充分利用了30年的漫长发展期,形成了以南洋、江南、北方、北海四大重工集团为主干的竞争体系,而近10年逐步增加的军费开支,则为整个产业链的扁平化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大量民资产业都能从四大重工获得百吨级模锻液压机、精密机床等设备,从而将大量基础产品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