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同感:“我怎么从沒听说过京都还有这么一段运输线呢。”
周木兰在旁低声道:“这条线路最早是为战时准备的,六十年代和苏联关系紧张的时候,当时又受到米帝国主义的威胁,所以建造了这么一条线路,可以从京都后勤部大院直通京外。”
周木兰拿出一份很古老的地图介绍着:“十年代国际环境好转了,这条运输线就被开始运煤,到了后來地铁线改造,这里就被遗弃了,再后來,就是铁警四局也被撤销了。咱们得快点,天亮前要穿过隧道,铁警四局就在隧道口外的防空洞附近。”
李少阳率先走入。这里面竟然还有日光灯。
打量一下四周,可以看到红色的正方形地砖,大理石的台阶,涂满颗粒的石材外墙,以及那浅绿色油漆的木头门,棕色油漆的木质楼梯扶手……这种九十年代车站的氛围,在此处却有着一种阴沉的感觉。
连续走下几段台阶后是一个平台,只是沒有了售票处。平台连接着四个通向地面的出入口,这是个地下小车站,虽然灯都开着,却看不见有别的人。头顶上方是剥蚀的墙皮,一小块一小块如同鱼鳞,还能听到日光灯镇流器的“嗡嗡”声。
就在李少阳转到一个角落的时候,一个用塑料壳子隔开的垃圾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