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华夏古代,有一首相当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民歌,是这样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笔趣阁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不必看朝代,也可以知道,这歌,必作于山高皇帝远的时代,也必作于山高皇帝远的地区。
不受管辖,不被征召,不需交税,一切来自于“帝”的正面与反面影响或者说德与威都感受不到,这才能够哼出“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样的话来。
也因此,这首歌,就成了后世许多饱受管辖之苦的人们的梦。
然后,这个梦不断地幻化,幻化出各种各样的“桃花源”,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隐士”,直至最终,成为华夏文化中一脉狭窄曲折却始终绵延不绝流淌的溪流。
之所以狭窄曲折,是因为此非大道,必被时代的滚滚浪潮碾压。
之所以绵延不绝,是因为此是本源,源自人心,源自生命的本能舒展,每当这种舒展被压制得厉害的时候,那个梦,那个想,便流转而出。生命不绝,此流脉便不绝。
最终的最终,是世间的大道压过人心的本源,还是人心的本源战胜世间的大道?
这一切,还是未知。
是方天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