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国外尤其是好莱坞体系里,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核心角色却通常是制片人而非导演——举个例子,奥斯卡最重要的奖项,既不是影帝、影后,也不是最佳导演,而是“最佳影片”——这个奖一般都是颁发给制片人的。
与好莱坞体系类似,在一部韩国的影视剧作品里,话语权最大通常也是制片人,其次才是编剧或导演。
不过制片人一般不会对拍摄细节介入过深,就像游戏研发团队的制作人往往只负责把握整体战略方向,而不会去动辄“越位”干涉具体制作过程一样。
比如说三人行工作室起步初期,刘可韦的那种直接包揽关卡和数值两大块分工的做法,只不过是迫于当时团队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而绝非常态。
但是,只要制片人一旦提出了自己的具体看法,导演或编剧不可能不去掂量掂量。
如果导演和编剧之间在存在分歧,制片人的立场倾向就分外重要了。
换句话说,在《寄生灵》这部电影里,真正具有最后决定权的,正是制片人。
“当时两位制片nim都没有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劝编剧nim和导演nim趁着还没有正式开机,先好好考虑两天,然后再一起坐下来谈具体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