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国数年,打拼下一片基业后衣锦还乡,实在是了不起,父亲一定会高兴的。”
血液里的酒精让他忘了先前的生分和木讷,拍着赵无恤的肩膀不住地重复这句话。
“也难怪董子在我临行前曾私下找找我,和我说了一些话。”
“噢?董子说了些什么话?”赵无恤明知故问。
伯鲁神情有些暗淡。他叹息着说道:“董子他对我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赵成子与赵伯姬立赵宣子为嗣;另一个是韩无忌称疾。请辞韩氏嗣君……”
……
对于董安于会找伯鲁谈话,赵无恤早有预料。
赵鞅早已经向赵无恤许诺过要让他当赵氏世子。但二子、三子虽不肖,长子却没犯什么过错,作为宗主,他可以狠下心做出抉择,但作为父亲,却没法当着伯鲁的面说出口。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于是这个恶人,便只能由董安于来做了。
董安于却欣然应诺,表示乐意为之。
自从那次赵鞅中风昏迷数日。赵无恤和赵伯鲁两人的表现高下分明后,董安于便在择嗣上偏向于废长立贤,赵无恤出国为赵氏开了个大大的分店后,他更坚定了这种心思。
所以董安于对伯鲁说的两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