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章一顶二了,明天是下午和晚上更,三更能不能行就看七月的文思跟不跟的上啦,要是实在憋不出来的话可能会推到下周再加了,见谅
……
春秋时,凡是两国盟会相见,讲究双方的主导者身份必须匹配。笔趣阁.biquku.la所以晋楚三次大的盟会,双方的国君都不好亲至,就是因为身份无法名实相符。
毕竟楚国大喊一声老子就是蛮子,不按中原的规矩办事,两百年前就已然称了王,而且得到了南方诸侯承认,到时候书写盟书时,晋侯称楚为王那是绝不可能的,可继续把对方当作低贱的“楚子”,楚人也万万不能接受。所以为了避免尴尬,基本是晋国正卿与楚国令尹相见。
晋与其他诸侯会盟就容易多了,大国之上卿,几乎能与中小诸侯比肩,于是晋国大夫主盟对方国君的例子数不胜数。上次晋国执政知伯率军来援,鲁侯就亲自出面了。既然这回只是次卿赵鞅,所以就降了一个规格,鲁侯虽然没有亲临,但还是派出了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两卿,派出的团队声势浩大,人声马嘶、马车嘎吱:毕竟这次打的是犒劳赵兵的名义,牛、羊、少牢没少携带,粟米酒水倾尽鲁城店肆方能为继。
他们知道赵卿脾气不怎么好,所以礼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