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条: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赵无恤设置了三个不同的轻重等级。
因为记不住而踏错了步,转错了方向。自然是比较轻的罚粟、杖责。
而三番五次屡教不改,还故意扰乱队列次序的,就可以拉下去斩了。所幸,赵无恤军中,还没有这样的兵油子。
齐太公曾言,教战之法,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千人、万人,渐至三军之众。
所以。虽然眼前只有两百多兵卒,可未来,也许就能教成两万大军!
此外。还要练习操作兵器,熟悉战斗技巧。
西周春秋之时,军队出征,凡甲胄、弓矢、戈矛,很大程度上是由士兵自备并加以磨砺的。
正如第一代鲁侯伯禽征伐淮夷时的《费誓》所说:“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
有了下宫搜刮来的武备,原先兵卒从各自家中带来凑数用的木矛木棍彻底被淘汰掉了,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当年晋文公帅晋三军南下,与楚师决战于城濮,还因为兵器不足,在有莘氏之丘“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而且赵无恤还要求。那些长短不一,质量不一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