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弹药方面很有研究的专家不由得为之一惊,就连之前发现这一点的董方卓也是诧异的睁大双眼,他虽说看出了两者在直径上有所不同,可没想到100mm穿甲弹弹体竟然会这么细,32mm的直径,也就是三厘米多一点,要知道当下防空火炮的口径都普遍在35mm以上,32mm的弹体直径是不是太小了些。
更何况这么细的弹体在配重、稳定以及气流扰动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一阵风都有可能把飞出炮膛的弹体给吹飞,要知道在研制新式120mm穿甲弹的弹体时,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整个弹药团队不知道下了多少工夫,最后才敲定直径为53mm的弹体。
这种种艰辛的过程。包括董方卓在内的所有弹药系统研制人员都是亲身经历过的,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是惊讶却并没有出言质疑,毕竟铁一般的事实就摆在眼前,新式120mm穿甲弹在千米的范围内根本无法打穿,而新式100mm穿甲弹却在相同的距离轻松击穿复合装甲。
如果是在没有定论的技术研讨会上,或许还会各抒己见说说反对意见,可现在无可辩驳且印象深刻的测试刚刚结束,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现在有心反驳也是说不出口的,包括董方卓在内的弹药系统研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