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家中练了两日,把所有符篆都画了几遍,觉得记纯熟了,再次来到元静道长家中,请教画符的关窍。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很多时候,为了保密起见,最关窍的地方并不会记载在书中,而是师傅亲口指点,很多故事里说,某人忽然得到一本书,一下子就练成绝世高手,怎么可能。
“元静师伯,符篆正解我已经看完了,我想请教一下,如何画出真符。”江浩恭敬问道。
元静很是惊讶的看向江浩,“都看完了,符篆也背下来了?”
“是的。”
“记下几道符?”
“108道。”
元静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江浩淡淡一笑,“师伯,我有过目不忘的能力,看了两天,就把整本“茅山符篆正解”全部记在心中,在家中,我也练习了几天符篆,就是没有一点灵性,所以特来向师伯请教。”
元静盯着江浩,好一会儿感叹了一句:“哎,我当年学习符篆,可是耗费了极大心血,用了三年多时间才把“茅山符篆正解”背下,你却只用三天,不得不说,仅凭这一点,你就绝对是学习符篆的天才啊。”
元静从蒲团上站起来,问道:“可会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