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对那个时代印象模糊的人眼中,似乎国家的经济开放主要就是几个关键节点年份的事儿。
比如79开始大批量个体户合法化啦、84年乡镇企业正名啦、92年的纯内资有限公司井喷啦这三个重要节点。
不过事实上,真正对那个时代深入细緻体察、经历的人,还是可以感受到更多小阶段的节奏变化的——当然了,前提是你80年代就已经是一个有头有脸的生意人,你才能感受到这些。如果你只是打工的,说不定体会不到。
顾骜这一世,显然是站在高处,看得很远。
亲历了一遍86年的国内营商环境后,他对于美国人、尤其是时代集团组织的美商代表团,为什么会选择在今年9月份之后,进一步释放对华合作善意,是非常理解的。
86年的6到8月份,国内的经济环境迎来了又一波的额外开放。{当然后来也有些过热}
这里有两件经济领域的大事,首先是8月3日,关外某省城的一家国企工厂,在瀋州工商系统的组织下,宣布:因为连续亏损10年,且发出“破产警戒通告”后1年情况仍未好转,所以市里和工商正式决定让这家工厂破产倒闭。
中国当时可是没有《破产法》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