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长者教诲,方知大义,而后苦读诗书,终有所成。黄巾之乱前,操所愿者,他日效仿班定远,能为我大汉江山开疆扩土;然大乱之后,方知百姓艰难,苦不堪言。
从那时起,操立志要为苍生立命,可惜十常侍把持庙堂,祸乱朝纲,终不得一展抱负。
操与本初交好,却自知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本初出自四世三公之家,气度恢宏,有豪强之姿。而操虽战战兢兢,却始终不得为党人所重……今天下大乱,董贼废立天子,屠戮朝中忠臣,使得小人立于庙堂,而君子却退隐山林。此绝非强盛之相,故操不得已,冒险行刺,却未得功成。
置妻子于险境,非操所愿。
今起兵讨贼,会使妻儿有性命之忧,更非操本意。
大丈夫当有所为,操虽不忍妻儿遇险,然思及天下苍生,便舍弃小家,又有何妨?”
曹操声音洪亮,可若是仔细听,却能发现他声音里带着些许颤抖。
那眼眸通红,更有水光闪动。
曹操转过身,看着帐中众人道:“此一战,与操而言,可有可无有,并非必须。然若得占领扈城亭,则荥阳必然吃紧,更可助本初分担压力,与讨贼而言,有莫大关系。
所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