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易》《乐》《春秋》。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这六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
《易》是群经之首,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
上古有三本《易经》:连山、归藏、周易。前两本早就已经失传,于是易经现在等同于《周易》
“易”有三种含义,一是变化,即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二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三是“不变”,即永恒不变。
中国哲学的许多思想,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亢龙有悔、履霜坚冰都出自这部著作。
许多科学现象也和《周易》理论不谋而合,体现出中国古人的深邃智慧。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
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
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