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的公文,按照上面的内容,将敌我形势一一标注在舆图上。
在舆图上,整个中原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
在东部,按照杜英和荀羡的商议,谢奕麾下兵马分为两部,大部分兵马在谢万以及谢奕麾下诸将的带领下,随同荀羡向西行进,配合彭城兵马,进攻睢阳。
而谢奕本人则直接带着一小部分部曲,直接前往琅琊,他手持荀羡的手令,实际上已经相当于代替荀羡行事了。
换而言之,这一次等于谢奕和荀羡互换了部众。
这也是荀羡最终接受这个条件的原因,青州千疮百孔,而谢奕麾下的兵马却是兵强马壮,荀羡的确不亏。
只不过有暴露自己底牌的嫌疑,毕竟谢奕到了琅琊之后,看到了青徐满地疮痍,就能够意识到荀羡有时候就是在硬撑罢了,如果关中的支援再不能赶到的话,那荀羡就要直接带着兵马退回两淮了,毕竟本地的粮草和兵员都已经不足以维持他的军队了。
但现在的荀羡,既然已经打算上了关中这辆车,他也没得选,大家相互交根交底本来也就是必然的,否则又如何能让关中尽心尽力的重振青徐之民生呢?
有谢奕坐镇青州,的确两全其美,既避免了谢奕当先上阵、有冒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