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到左边的石室,入目给人带来冲击的就是红松木床上的一具白骨。年代不会太近,身上和身下床上的义无与铺盖都已经在时间的沙漏里化作了粉末。
杨云迪在门口停留了一会儿还是踏入了房间。只是一间卧室,作风一如外边中厅简洁单调。
只有一座床一个柜子,再别无他物。尸骨右手边的床上放着一个上等宣纸装订的本子,左手已经化为骨头了还攥着一把刀。
杨云迪拿起宣纸簿子,翻开来,虽有些年代了但是墨迹依然清晰,即便是满屋子的污气都不能掩盖其上面散发出的淡淡墨香,出淤泥而不染正是此说。
笔迹苍劲有力,从开始的锋芒毕露到中间的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再到最后的平淡无奇回归平凡,着变化的笔记讲述着一个曾经的天才跌宕起伏的一生。
开篇就是这么一句话:若能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杨云迪静下心来细细研读一位迟暮老人回顾自己的一生。书主自称姓刘至于名字没有说,只是说出了别人送的绰号“武夫”,便以刘武夫自称。少年师出名门,正逢乱世,一手左手刀法闻名天下,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做事不留余地得罪许多人。
而后一心报国参加革命,不幸革命失败累及师门和家人,得罪之人纷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