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炫随口道:“徐卿,朕岂会骗人?”
“陛下,臣失礼,请陛下责罚。”徐光启非常愧疚,说着起身就要下跪。
朱慈炫一愣,连忙摆摆手道:“是朕开了句玩笑,徐卿切不可自责。”
深知朱慈炫的高时明, 见状便跑上前,一把扶住徐光启,不让他下跪,劝道:“徐大人,陛下并无责备你的意思。”
科技型大臣就是好,忠诚、务实又不迂腐。
徐光启听劝坐下, 回到正题:“陛下,臣即刻着手在北方试种洋芋。”
朱慈炫点点头, 又从案几上拿起一书册,道:“徐卿,朕写了些如何育种的规范,但朕无农事经验,仅供农业部参考,期待你们能纠错、完善,指导育种衙门培育良种。”
“臣遵旨。”徐光启奏问道,“陛下,何为育种衙门?”
朱慈炫想了想,组织下语言:“徐卿,我大明像卿和宋应星等朝野有识之士,研究农事的不少,但基本单打独斗。成果喜人,可终究不系统,且往往‘人亡政息’,留下一部数部著作,后人研究时又会重新开始,浪费前人研究成果。”
“陛下明烛高照, 洞察入微, 非臣等所及。”徐光启很有同感。
朱慈炫放下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