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初学时相当古怪拗口,比如那西夷字母所标的音,画之如鬼符,读之如兽鸣,可一旦学会,便能依着这套严谨细密致极的音标来读字学文,十分方便快捷。
尤其是配上那略有些古怪的北方语音语调,以及相应的简字,比以往“直音、读若、反切、正切”之类,以不懂的字之音来标注更加不懂的字之音,要高明许许多。尤其辅以那粉笔黑板,悬空写字让孩童跟学,识字进程与以往那种“颂文千遍、其义自现”的方式相比,相去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虽则优点非常多,但这套字音字形学习之法也有些弊端,比如它这音注的并不是京城雅音,而是略有些古怪的北腔,发音铿锵,却有些雅调字音无法标注,要解决这方法,便是让大伙儿全学说这厉大人号称的“北腔雅音”。
这也有一个好处,便是能让三里不同音的各地之人,慢慢互通言语,免得像如今似的,找个不通京音的山寨匪余问话,得找上两三个“翻译”,一层层转译那俚语乡音,要么就得比划手势,忒麻烦!
这些事情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土埋半截的老梆子,或是已乡音难改的成人,厉弦也不指望他们学多少,只要能听懂“北腔雅音”之令就行,但那些娃子们如一张白纸,就必须让他厉大人画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