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里跟着那位公子爷转圈, 听厉大人为灾民表达同情的愤慨激昂之辞,一边不住点头哈腰,偷偷抹那一头冷汗。
什么“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什么“牧民官当为皇帝分忧,将治下百姓都饿死了, 向何人征税征役去?”道理倒是振聋发聩, 可这江夏郡安陆闹春荒, 流民四散,罪过怎么也套不到他秭归郡江陵县头上吧?
流民一多,县城四周农户田里便糟了秧, 饿极了的流民甚至将农户的种粮都从土里扒来吃, 打个半死都不撒嘴,要不是这帮子多是老弱,青壮不多, 又饿得半死不活的,怕是连城门都要闭了, 以免冲击县城。便是如此, 城中已怨言四起,这几日已有几家仕绅豪商来请命,要求将流民速速驱散。
若不是怕逼急了兔子都咬人, 他连三日一次的薄粥都不想施,如今只盼这帮人饿急了自已散去他处觅食,莫要滞留于此。实是调兵花费太多,那帮骄兵横将要钱不要命,他这下县也没多少积存,不然早早请了临县驻军将这流民驱尽,还费这功夫作甚?只要流民不饿死在江陵县就成,又管他们去哪里寻食?
如今倒好,来了个厉相大公子校尉厉大人,这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作派,还要筹粮,助流民归乡,重修水利……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