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孙洋的声音,杨小北感觉到无比熟悉,可是看着孙洋在台上的样子却让她感觉到无比的陌生,这种极具矛盾的反差感让杨小北感觉到无比的难受。
但是孙洋还是在主席台上继续给他们讲着民营企业的历史。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民营企业的恢复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启动,但是其经营范围被严格的限制……”
其实当时的民营经济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以后,农村的劳动力开始有了隐形的剩余,在城市大量的闲散人员和800返乡知青大军安置问题,在加上文革十年对于国民经济的破坏,仅凭借国有经济和集体的经济力量根本就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开始放开了民营经济的管理,可以说是处于被迫无奈的情况,但是这种话顺眼当然不会在这种场合说,免得被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炒作。
随着孙洋的话语,下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于有的人就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们更是感同身受。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人大,第一次在宪法中规定了允许私营经济存在,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发展,等到6月份的时候全国的个体工商户达到了1400万户左右,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