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洛菲也是从年轻活到过老的,她很清楚,掌握着社会资源和发言权的一群会喜欢怎么样的孩子。
    绝对不是满口叛逆、怼天怼地的中二货,说什么人不癫狂枉少年,那是骗孩子的,大人永远只会喜欢那些成绩优秀乖巧听话长得好看从不埋怨父母的孩子。
    除非是自己家的,有滤镜,不能退。
    所以面对采访的时候,俞洛菲一点都没有将侧重点放在控诉封建国和罗素素的偏心上,而是每一次诉说父母的偏心时,以家里不容易开头,我能理解为结尾。
    将一个不介意父母偏心,体谅家庭难处,理解姐姐优秀,知道要疼爱弟弟的,十分想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有些虎,有些憨,直肠子,有格外地朴素善良的,很符合当下潮流对农村姑娘形象臆想的孩子,表现得活灵活现。
    大概是这个角色扮演得太成功了吧,连俞洛菲都没想到,她的采访居然上了省电视台的新闻栏目?!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只是电视机刚开始普及的时候,电视剧电视节目都不多,最多就是新闻和天气预告的时代,上一回新闻栏目,说得上是光宗耀祖也差不多了。
    “家在农村,一家老小的,妈妈是个下乡知青,体力活帮不上忙,只有爸爸一个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