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告诉王献之:“其弟大名荀羡,字令则。少有美名,其人如玉。年十五,成帝下旨,命其娶寻阳公主。荀令则不愿尚公主,遂逃婚,后被朝廷带回。最终与寻阳公主喜结连理。”
王献之听了觉得这位兄弟还挺有趣的。他正准备开口询问,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了木履走动的声音。
看到王徽之走进来,王献之朝他打招呼:“五郎!”
见王献之也在,王徽之挑眉问道:“官奴与阿耶在闲谈什么?”
王献之告诉王徽之:“我二人在谈荀家兄弟。”
“荀家二玉?”王徽之脱鞋,坐在王献之的对面。
王献之不知道,他望向王羲之。
王羲之颔首,荀蕤与荀羡两兄弟素有美称,被人称为“二玉”。
王徽之干脆躺下来,懒洋洋地说道:“方才你二人一定在谈论荀令则。”
王献之点头,好奇地问道:“五郎与荀令则打过交道?”
“嗯。”王徽之漫不经心地回了个鼻音。
王献之问下去:“五郎觉得荀令则此人如何?”
王徽之没有直接评价荀羡,他语气随意地言道:“苏峻之乱时,荀令则年七岁。苏峻对其甚是喜爱。每次苏峻见到其,必会抱之。荀令则曾与其母言,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