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柳乘荫一再说明,这只是一部“兴趣使然”的电影。
但各公司的大聪明们都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柳乘荫的想法,而且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
随后,各公司的代表们联合起来对柳乘荫施展话术,试探出了柳乘荫的“底线”。
在得知柳乘荫的底限是“自己持股60%以上,掌控决策权”后。
他们转过头,直接对柳乘荫这个“做东”的不管不顾,为了40%的股权以及其他“周边利益”,直接在柳乘荫的会议室发起了一场近距离的商战!
有利益冲突的公司之间相互竞争,没有利益冲突,或利益冲突较小的求同存异联手,通过利益互换,“雇佣”盟友帮自己打击其他对手。
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又并非直接将所有同行当成敌人,有的大公司联合起来,打算先把小公司淘汰出局,垄断蛋糕后,再相互分割。
小公司为了突破大公司试图垄断的目的,抢到这个资源,从而进一步抢占大公司手中的市场,也联合了起来想大公司发难。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无中生有、暗度陈仓........
阴谋!
阳谋!
这些业内精英们的各种操作,柳乘荫这刚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