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他们掌船的是个约摸十七八岁的船娘,临安人氏,常年往来于这一条水路之上。墨熄和顾茫常服出行,这船娘平日又只关心鱼虾多少一斤,明日风浪如何,对政事毫无兴趣,所以也没将他二人认出来。
一路上,她操一口吴侬软语, 咯咯笑着和两人谈天说地, 一会儿讲梨春国的风俗,一会儿讲燕北城的严冬,樊城的牛肉汤粉要隔着胡辣子最是好吃, 北境一家炊饼摊子卖的炊饼咯吱酥脆。
顾茫一边咬着船娘赠给他们的小鱼干,一边懵懵懂懂地听着, 忽然来了一句:“你去过好多地方。”
“我?我才没有去过呢。”船娘的笑声比细竹竿子点起的清浪还要晶莹, “我到了一个口岸, 教人家把吃的用的都送上来, 我一年都不下几次船,嘿嘿,脚尖不沾土, 我是水上仙。”
这要换作别人说,未免显得轻狂造作。可这娘子确实生的明若芙蕖,艳若桃李,笑起来的时候梨涡浓深,眼眸更是含情带水,黑得发紫。她立在船头,素手纤纤撑着竹竿,衣袂飘飞乌髻如墨的样子,倒真有些洛神出水的惊艳模样。
只可惜是个小话痨。
一路上尽听她得儿得儿地舌灿莲花,墨熄听得有些累了,但侧头一看顾茫,他倒是津津有味,一双蓝眼睛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