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吏。”
“小吏就小吏,没什么不好。老先生,你看我什么出身?实话同你说,我就是一贫穷农家子弟,为了供我读书,家里早就掏空了家底。我若是留在家乡,你认为我有机会到户部做小吏吗?怕是连户部的大门都够不着。到山河书院读书,不花一文钱,反而还能攒钱,毕业后就能去户部当差,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话糙理不糙。
周世安想到自己写了一半的书籍。
机会!
最重要的始终是机会。
山河书院令学子们趋之若鹜,正是因为书院给学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想考科举就努力考科举。
不想考科举,书院还有别的科目供选择。
所有的科目读出来,都能挣得一份工作,一份钱粮。
难怪山河书院的学子,显得比国子监的学子更自信,更坦荡,更奔放,也更狂野大胆。
周世安手里拿着最新一期《山河书院报》,上面的文章用词之犀利大胆,连周世安都连连咋舌。
幸亏《山河书院报》不对外发行,否则早就被报业司给封了。
在书院逛了一圈,周世安准备回去。
“请问,是周先生吗?”
有人拦住了他的去路。